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->心理科普->是“熊孩子

是“熊孩子”还是“熊家长”?

发布时间:2022-08-23  点击量:1723

近日,看到一条新闻——三岁孩子在高铁上哭泣,女乘客非常愤怒,一家人轮番上阵,叫女乘客别再骂孩子。

图片
具体事件大致是这样的:北京某高铁上,有一家人,一对夫妻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和孩子奶奶,离他们不远的位置坐了一名女乘客。由于孩子过于吵闹,这位女乘客实在受不了了,提醒了一下孩子的家长。
刚开始孩子的家长态度非常好,连声道歉,表示不好意思。但是孩子仿佛体内有一股洪荒之力,精力无限,家长好像也管不住孩子,女乘客有些情绪上涌:“你们管管你们孩子啊,吵死了!”这引发了孩子一家人的情绪,孩子妈妈说“你跟三岁的孩子讲道理吗,我们已经在捂着他嘴巴了,还想要我们怎么办?”,孩子奶奶说“这是大众的高铁,你想清静坐高级的去!”女乘客也毫不示弱:“既然知道是大众的高铁,就不应该让孩子一直哭闹,孩子不懂事,难道你们大人还不懂事吗?”孩子妈妈接过话题:“我都说了不好意思了,你这人是不是有毛病啊,你这辈子都别生孩子了,生孩子得被你带死了。”而孩子爸爸全程都在一边录像,对女乘客说“你有没有坐过高铁,是第一次坐高铁吗?我原谅你了。”

图片

针对这个事件,网络上众说纷纭。但是大部分的舆论还是倾向于这位女乘客的。
人与人之间的悲喜并不相通,虽然很扎心,但是很多时候,过路人并不关心一个陌生孩子的心情,只会关心自己能不能睡一个好觉。
孩子是自己父母的宝贝疙瘩,但是对于他人来说,可能只是一个时刻散发能量的永动机,干扰别人的私人空间、打扰别人的休息时间,就是一只小怪兽。非亲非故的人,给自己添了麻烦,确实在情绪下很难做到理解和共情。
乘坐公共交通,大家是否会对幼童有抵触心理呢?幼童吵闹真的是无法避免的吗?
事实上,虽然和年幼的孩子讲道理很费劲甚至讲不通,家长还是可以做一些准备规避的。
例如,孩子父母预判到孩子可能会在长途旅行中不耐烦,在列车上哭闹,可以提前为孩子准备一些玩具、画板、动画片,虽然有些家长认为看视频对孩子眼睛不好,但是短时的安抚还是可以的,并且特殊情况特殊处理,可以酌情增加一些娱乐时间。另外,家长也可以抱着孩子在车厢内走动或是看看窗外新奇的事物,给孩子解说,分散孩子的注意力,不要长时间停留在一个区域。
不过,话说回来,作为那位女乘客,可以戴上耳机或是向乘务员提出能否更换座位。对孩子如果能抱有一份宽容和体谅的心,自己的情绪也就不会波动那么大。
另外,铁路部门可以考虑开辟儿童车厢+静音车厢,给不同需求的人减少尴尬,不失为一种解决思路。
希望以后就此类挑起的大军(有娃没娃、已婚未婚、男人女人)对立的问题少一些吧。旅途短暂,守住自己的好心情,快乐出发!

-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