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11-07 点击量:447
一、心理“因病受益”——被忽视的心理迷障
在我们的心理世界中,有一种容易被忽视却危害极大的现象,那就是心理上的“因病受益”。这就像是在心灵的花园中悄然滋生的毒草,看似无害,实则侵蚀着我们心理健康的根基。
二、“因病受益”的真面目:虚幻的“糖衣炮弹”
这种“因病受益”并非真正的受益,而是一种迷惑人心的错觉。以小林为例,他身处竞争激烈的职场,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不堪重负。
在被诊断出患有焦虑症后,周围环境发生了变化。同事和上司的态度变得温和,家人也给予了更多关心。这本应是促使他康复的助力,然而却成了他逃避的借口。在潜意识里,他开始依赖这种因生病而获得的特殊待遇,每当工作中有挑战来临,他便以病情为由选择退缩。
再看大学生小美,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受挫后陷入抑郁。但在抑郁期间,她收获了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家人降低要求的宽容。这种特殊的“关爱”如同漩涡,让她越陷越深,以至于在潜意识中,她将抑郁当作了获取爱的途径,康复的意愿逐渐被削弱。
三、“因病受益”背后的沉重代价:失去真正成长的机会
这种看似因心理疾病带来的“好处”,其实是以牺牲自由和长期健康为代价的。它就像慢性毒药,一点一滴地侵蚀着我们内心深处追求真正健康和成长的动力源泉。长期依赖这种虚假的“受益”,会让我们逐渐丧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能力,使得心理疾病的枷锁愈发沉重。
当我们把心理疾病当作避风港时,也就放弃了在正常生活中磨炼心理韧性、构建健康人际关系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宝贵机会。这如同作茧自缚,将自己困在一个由疾病和虚假安慰交织而成的狭小空间里,与广阔而美好的外部世界渐行渐远。
四、挣脱“因病受益”的枷锁:重寻健康之路
要摆脱“因病受益”的困境,我们首先要勇敢地审视自己的内心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这种虚假的“受益”只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,它绝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。
我们可以尝试逐步减少对因疾病而获得的特殊待遇的依赖。就像小林,当他感觉状态稍好时,可以主动承担一些工作任务,并从成功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。通过这种方式,他能够证明自己有能力应对压力,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焦虑症来逃避。
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心理咨询师就像是黑暗中的灯塔,为我们照亮内心深处被迷雾笼罩的角落,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真实的心理状态。
他们能够深入剖析“因病受益”现象背后隐藏的心理创伤和恐惧。对于小美来说,心理咨询师可以协助她理解人际关系中的问题所在,并学习新的社交技巧。这样,她就能明白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真实的自我之上,而不是依赖抑郁状态来维系。
同时,我们需要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应对机制。当我们渴望他人的关注和爱时,应该通过积极健康的途径去获得。比如积极参加兴趣小组,在共同的爱好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;努力提升自身能力,在学业和工作中赢得认可和尊重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挣脱“因病受益”这一虚假的枷锁,向着心理健康的光明彼岸大步迈进,重新拥抱充满阳光、希望和无限可能的生活。
联系我们
联系人|海燕老师
联系电话|18015080199
海燕心理简介
海燕心理专注于心理咨询、心理培训、社会心理服务。心理咨询的范围:婚姻家庭,恋爱情感,亲子教育,儿童青少年厌学、逃学,青春期叛逆,早恋,焦虑,抑郁,失眠,恐惧,强迫,自残,自杀……心理培训范围:心理咨询师,家庭教育指导师,婚姻家庭咨询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