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家夏洛特·梅森曾说:
“很多父母总是终日奔忙,从来无暇顾及孩子。
当他们终于有一天想要好好关心孩子的时候,发现竟然无法与孩子进行沟通,父母对于孩子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。”
孩子在小的时候,爸爸妈妈是“万能”的。
但问题在于,很多家长,却没有抓住这个时机,对孩子施加足够的影响。
以至于,当孩子进入青春期,各种问题凸显出来,家长开始疑惑:
“我的孩子,怎么不听我的了?”
龙应台曾说:
“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,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,也比不过10年前有效了。”
李玫瑾教授也曾一语道破,教育的本质:
“6岁之前,父母的唠叨和话语都是黄金。
12岁之后,父母的话语是垃圾。”
千万不要在该管教孩子的时候,而疏于教育,给未来埋下种种隐忧。
想要孩子将来有所成就,父母必须要在教育黄金期内,帮孩子养成面向未来的能力。
曾在一档综艺节目中,一个女孩在台上对爸妈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你们自从开了超市之后,一门心思都全在工作上,一个月见不到几回,成绩不好就只会唠叨我。家长会上,别的同学的爸爸妈妈都来了,你们又是因为工作,又没有来。好不容易我的成绩有了提升,老师都表扬我了,你们看不到,也听不到,能不能多关心我啊,赚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?”“我们俩都是农村里出来的嘛,没怎么读过书,就想给姐妹俩创造好一点的条件吧,让他们多读一点书。有人说,教育孩子,“上天”赋予父母教育孩子的“权”,就那么“十年”;“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你选择了挣钱,不去管教孩子,等孩子大了,你辛辛苦苦挣一辈子的钱,不够他败家一年!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你选择了管教,陪伴,等孩子大了,你一辈子没挣到的钱,孩子一年就挣到了!你在哪方面付出,就会在哪方面收获,孩子的教育时效性太短,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!孩子优秀了,你留钱做什么?孩子不成器了,你又留钱做什么!在有效期内,我们才是“父母”。一旦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,你想弥补也无济于事。人民网曾发布的一条新闻,#留学2年败光200万#上了微博热搜。这个叫晨宇的男生,22岁,从小性格孤僻,不愿与人交流;从此,他与游戏为伴,连吃饭都要奶奶一口口喂,与家人仅剩的交流就是要钱…因为年轻时婚姻失败,一直拼搏事业,她疏忽了教育和陪伴儿子,儿子一直和奶奶生活。奶奶容不得晨宇受半点委屈,有次为了他能吃一片面包,她拖着老寒腿、冒着鹅毛大雪出去给孩子买。长大后,妈妈把晨宇送到新西兰读预科,希望他能继续在那里读大学。他一直没有朋友,不愿与任何人交流,玩游戏是他打发时间的主要方式。他想回家就回家,光路费,一年就要花费10余万元;再加上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,他两年至少花了200万。在新西兰,他不仅学业不好,甚至性格更加孤僻,疑似患上了抑郁症。后来,他放弃留学生活回国,情况依旧没有改善,每天大门不出,只玩游戏。他妈妈不断重复一句话:“事业再成功,也无法弥补教育的失败!”父母小时候没给孩子,足够的关爱和陪伴,长大后给孩子再多的金钱和物质补偿都没有用。在孩子不懂事的那十年,恰恰是孩子变得懂事最关键的十年,也是他们性格塑造的重要十年。这些阶段,如果缺了父母的关爱、陪伴和教育,孩子容易出现对抗型人格:缺乏安全感、焦虑、自卑、反叛、不合群、冷漠、狂躁…在我们生活中,很多家长没有缺席孩子的成长,也会不遗余力的教育孩子,但总觉得力不从心。那么,在10年教育有效期内,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呢?但他的父母不一样,即使家里“再苦、再穷,不让儿子成为留守儿童”!父母用心地陪伴与教育,让何江成了留美博士,而弟弟是电子科大硕士。由此可见,父母在教育有效期内,浇灌了多少爱、倾注了多少心血,就能在孩子身上收获多少惊喜与成功。优秀的父母,都会懂得把握好这10年教育有效期,给孩子3种必不可少的教育。何江的父亲无论农活干得多累、多辛苦,都会在睡前,给他们讲故事。两个儿子,在父亲的循循善诱下,获得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。父亲朴素的处事原则,让孩子对正确的行为和为人处事有了准则,才能不走弯路。比起单纯地关注孩子成绩,父母让孩子明事理更加重要。“襄阳一男孩暑假在家玩耍,脑袋被防护网卡住,求助消防员解困;南京一小孩多次往楼下扔鸡蛋,车辆和路人遭殃,邻居忍无可忍报了警;甘肃几个熊孩子在高速路边扔石头,砸坏7辆车,致使200人滞留服务区…”
因此,为人父母,我们最应该从小教会孩子守规矩:家规、校规、社会规则…让孩子有一定的规则约束,明白什么事能做,什么事不能做。不随意对别人进行负面评价、不把别人对你的好当做理所应当、遇到困难冷静处理、不口无遮拦…当孩子犯了错时,我们要及时帮孩子纠正,而不是任其发展。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,去体会有些事情对于别人的影响,让孩子从小可以独善其身,也有替他人着想的善意。如此,孩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品质,也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。“小孩儿是老天爷(或上帝)给我们的礼物,当你不珍惜的时候,老天爷(或上帝)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。”
为人父母,千万别在该教育孩子的时候,而偷懒、找借口,忽略对孩子的管教。教育,如果有捷径,那一定是在教育黄金期:给予孩子有效的陪伴,教会孩子明事理、懂规矩、有教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