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19-07-11 点击量:6183
奖励篇
虫虫五岁半,快上小学了。这不,妈妈为了鼓励虫虫学习,和他商量了一个奖励方法: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后,奖励1元钱,每周背一首诗或者认五个字奖励5元钱,自己攒钱买玩具,不受妈妈的时间限制。虫虫很高兴地答应了,而且开始这段时间学习任务完成得也很好。但是如果没有奖励,孩子就会磨蹭好长时间,还不一定记住。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物质奖励?怎么给孩子物质奖励呢?
其实,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。我们还是先来看一个实验。心理学上曾做过这样的实验,一位心理学家挑了些爱绘画的孩子分为AB两组。A组孩子得到许诺:画得好,就给奖品,B组孩子则只被告之“想看看你们的画”。两个组的孩子都高兴地画了自己喜爱的画。A组孩子得到了奖品,B组孩子只得到了几句平常的赞语。
三星期后,心理学家发现,A组孩子大多不主动去绘画,他们绘画的兴趣也明显降低,而B组孩子则仍和以前一样愉快地绘画。这个实验,曾在不同国家、不同兴趣组里进行过,实验结果得到了反复验证。
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呢?它说明了用物质奖励在短时间内可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,但不一定都能起到长久的积极作用,它还说明了奖励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,而是要讲究方法和技巧。
奖励固然可以强化孩子的某些良性行为,但是奖励有可能掩盖了孩子的关注点,即孩子做某件事有可能只是对奖励感兴趣,而对事情本身的兴趣并没有培养起来。父母使用的奖励方法也不能简单化,物质奖励这一招虽容易在短期内见效,但是从长久发展来看,物质奖励在调动孩子的内在动机、自觉性和持久兴趣方面,功能是有限的。
一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奖励
奖励不一定都要花钱去买的,对于大点的孩子,精神奖励也很重要。同时,奖励过多还会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物品上面,而不是关注到父母希望的行为上。
那么,孩子们欢迎的奖励有哪些呢?一般来说,分为以下几种:
▲ 物质奖励:冰淇淋、球、图画书、特别的零食、玩具、漂亮的衣服、小金鱼、小盆栽……
▲ 活动奖励:与妈妈一起玩牌、野餐、旅游、去公园、讲故事、做手工、帮忙包饺子、择菜、洗东西、擦拭家具看电视电影、看演出……
▲ 精神奖励:微笑、拥抱、抚摸、亲子嬉戏逗乐、鼓掌、赞叹、表扬……
▲ 权利奖励:给金鱼喂食一周、周末可自行选择是郊游还是去串门、晚饭后可选择喜欢的活动……
▲ 替代物奖励:小红旗、小红花、五角星……
其中,孩子年龄越小,对于物质奖励的依赖性越强,但是这个物质不一定是多么贵重的东西,可能只是这个阶段他比较喜欢的东西,比如贴画等。随着孩子渐渐长大,父母就要多用精神嘉奖,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。如果对孩子的刺激总停留在物质奖励这一低级、原始的阶段,那孩子对精神和情感的投入也会减少。最终的恶果是让孩子变得贪婪,逐渐发展成唯利是图的“小魔鬼”。当然,父母对孩子的精神奖励也要适度。过度的精神奖励反而会让人自我膨胀,容易导致孩子骄傲自满,觉得自己已经足够优秀,不需要任何努力了。
三 温馨提示
★ 避免多此一举的奖励
奖励的目的是激励,而非为奖励而奖励。当孩子出于兴趣或上进心而表现出好行为时,若给予过多物质奖励,反而会削弱她的积极性。比如孩子非常喜欢舞蹈,并不需要物质奖励,而只要获得认可和相应的鼓励就足够了。相反,如果孩子某天练得很认真,家长却说:真棒,给你买好吃的。这样反而多此一举,会影响宝宝对活动的兴趣。
★ 奖励的程度要和孩子的行为相称
有功不赏、小功大赏、无功有赏,这些“不公正”的做法统统不可取。奖励的程度与孩子的行为或努力相称,才能起到激发强化好行为的教育目的。
★ 一诺千金
如果和孩子有了约定,且他已达到要求,就要坚决奖励。如果父母不兑现自己的承诺,
既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,也会降低自身的威信;当然,如果孩子没有达到约定的目标,您也不可迁就而给予奖励,这会让孩子得了东西,还感觉您言而无信,进而不把约定、承诺放在心上。
惩罚篇
我们谈论惩罚的艺术,并不是鼓励大家去“罚孩子”,而是明确哪些情况应该惩罚,哪些情况是不应该惩罚的。家庭教育中的“惩罚”应是“因爱而惩,以教代罚”,当惩罚能够帮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使他能够产生真正的悔过之心,这种手段才有运用的必要。
一 什么情况下需惩罚
惩罚的运用并不是随意为之的,否则会产生事与愿违的负面教育效果。哪些行为可以使用惩罚手段,哪些是不可使用惩罚手段的,提出以下几点供参考。
可惩罚的情况:
1.孩子故意犯错误,向父母示威。
2.在家长讲明道理、反复提醒后,孩子重复犯同样错误。
3.孩子对父母温和的说教拒绝接受时。
不可惩罚的情况:
1.孩子因缺乏某方面知识和经验,首次犯错误时。
2.孩子因学不会某些知识或技能时,不可对其惩罚。因为惩罚不仅不能使其增长知识,而且还会使孩子对学习此内容产生反感,继而对此失去信心。
3.孩子为满足好奇心,在探索过程中损坏物品,不应受到惩罚。否则,会使其因此而逐渐失去探索、发现的兴趣。
4.好心做了坏事不能惩罚,否则,会挫伤孩子做事的积极性。
5.孩子表现出的一些心理行为问题,如吮手指、吃衣角、咬嘴唇、恋物行为等,不能采用简单的惩罚手段来处理。因为此行为根本原因是孩子内心紧张和不安,惩罚不能减轻他们的这些问题,相反还会加重。
二 惩罚形式
● 体罚
古人讲:“棍棒底下出孝子”,传统的教育方式既强调严教,也会经常用体罚的方式。扇一巴掌,打一拳头,抽一皮带,使孩子身体感到疼痛,继而终止不当行为。它一般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,但如果对于幼儿常用此方式,不仅有害于身体,还会伤害其心灵。
当出现这类情况时:孩子太小理解不了您解释的具体含义,或不能明白行为的后果,进行不当行为,同时不听您的多次阻止、劝说,比如玩火、摸电门,可偶尔一用。
● 权利惩罚
这是一种我们倡导的惩罚方式,即让孩子失去他所喜欢的东西、延缓满足其要求或取消某段时间的权利。比如取消去公园的活动、减少零用钱、延迟两周买喜爱的玩具等。
运用此方法需明确,作为惩罚而禁止的事情是孩子确实想做的事,而且受到惩罚后就不能满足其这方面的需求,才会产生教育效果。
比如孩子爱吃冰淇淋,因错误罚其三天不许吃冰淇淋,才会使惩罚产生作用;如果孩子不喜欢吃冰淇淋,惩罚此内容则毫无意义。此外,如果在受罚同时,他可吃到奶奶悄悄给买的冰淇淋,那么惩罚此时无效。再如,罚孩子不许玩某个游戏。如果这个游戏孩子早就玩过或已经不喜欢玩了,则此惩罚同样无效。
● 后果承担
一般来说,当过失后果不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时,不妨让孩子品尝自己过错行为带来的后果。比如吃饭时挑食或过于磨蹭,可在大家吃完后全部收走,他要想吃东西只能等到下次饭点,请他体验一下挨饿的滋味;孩子对某事任性,则可让他体会任性带来的麻烦。
北大学生案例
陈莘 (跪搓板)
中午,我正在上班,家里突然来了电话:“陈莘还没回家!”
我看看墙上的大钟:1点多了,离放学已有一个多小时了。这孩子,又到哪儿去了呢?
我拉了个同事,开着摩托车就往学校一带跑。这次巡街,没找到陈莘。不过等我回到家,她已到了。问她哪儿去了,她说是跟“狐狸逃”满街闲逛,看商店。“狐狸逃”?像狐狸一样逃走不回家了?
我真是很气愤。放学不回家的事,已不是一次两次,她才上学前班,五六岁的孩子,多让大人担心啊。大人心里会设想无数个“万一”,会极度忧虑她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。
为了纠正陈莘潜在的“失足”倾向,我决定惩罚一下。惩罚办法是妈妈们之间交流教子经验时听来的:让孩子跪搓衣板。
搓衣板又叫搓板,现在城市里可能已经没有这东西了。它其实是一块木板,像手臂那么长,两只手掌那么宽,厚度约等于一节手指。它的一面是平平的,另一面的大部分面积则布满一道一道棱。洗衣机普及之前,它是大多数家庭的日常用具。
正因为那一道道棱,搓板就成了一些家庭管教孩子的刑具。孩子的小腿往那90度角的棱上一跪,全身的重量落在膝盖和腿骨上,没一会儿就痛得很。这种痛,无疑让孩子印象深刻,从此记住:调皮就要付出痛苦的代价。
其实,我们家里是不打不骂孩子的。我觉得,打骂孩子会让孩子认为这样的手段是可以合法使用的,因此可能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别人。打骂毕竟是一种有损人的尊严的手段。孩子的尊严观从小就应该树立起来,否则很难有完整的人格。既然不打不骂,跪搓板就是一种体现家长愤怒的惩罚手段了。
这次惩罚真的令孩子印象深刻,至今她还记得。
回想起来,当时我并不懂得怎样教育有离经叛道倾向的孩子。别的妈妈有体罚的经验,并不等于这个经验是正确的和有效的,但我在情急之下竟然采用了。其实,这真是个危险的方式。危险就在于它依然是一种暴力手段,是损伤孩子自尊心的。如果孩子对此采取无所谓的态度,那么所有的暴力手段都会失效,起不到对孩子的警示作用;反过来,如果孩子不服从道理只服从暴力,则孩子的人格就发生了扭曲。
我们的感悟是:别人家的教子经验,有优劣之分,有生效与否之分;即使好的、有效的经验,也不一定适合自己。所以家长一定要考虑好,怎样的经验才是自己该去实践的。
张颖 (丢馒头)
那是在颖颖8岁读二年级时。
一天早上,长沙的冬天阴冷阴冷的,天下着小雨,寒风刺骨。为了让孩子早上多睡一会儿,爸爸直到7点才把颖颖弄醒。张颖匆匆忙忙洗漱完毕,就带着早餐上路了。
孩子一般是坐在爸爸单车后的小凳上边吃边走。那天的早点是颖颖最不喜欢吃的馒头,爸爸边蹬单车边督促颖颖:
“快点吃,到学校之前把馒头吃完。”
“爸爸,我吃不下。”
“一上午不吃东西,会饿坏胃的。”
“我不喜欢吃,也不饿。”
“快点吃啊,乖孩子,不吃东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。”
“不嘛!”
父女俩你一言,我一语,不知不觉已到学校门口。爸爸下车一看,颖颖手上馒头只咬了一口。爸爸把颖颖从单车上抱下来,看了看表,对她说:“还有时间,爸爸看着你把馒头吃完再进校门。”
“我不吃了!”颖颖把馒头递给爸爸。
爸爸没有接,劝孩子说:“这样,颖颖你再咬两大口好吗?剩下的爸爸帮你吃。”
这时颖颖看着校门口鱼贯而入的同学们,心里急了,把馒头往地上一丢:“我不吃了!”
看着雪白的馒头滚到带着泥水的地上,爸爸终于发怒了:“你给我拣起来!”
颖颖从来没看过爸爸对她发脾气。她撅着小嘴,直楞楞地盯着爸爸的眼睛,从地上把沾满泥沙的馒头拣起来递给爸爸。她完全没有料到事情的严重性。爸爸接过馒头,随手一巴掌打在她的手臂上,大声地吼着:“你这是犯罪!”
手臂上留下了红红的手掌印,颖颖的眼泪夺眶而出。但奇怪的是,颖颖并不像妈妈打她时那样大声嚎啕,但爸爸看得出来,她非常伤心。爸爸的心顿时软了下来。爸爸把沾满泥水的馒头放在单车的前篓里,拿出手巾给她擦了擦眼泪说:“去吧,进学校吧。”然后,看着颖颖抽泣着往学校走去,直到消失。爸爸的心里也哽咽着,非常难受。
那天她放学回家后,一直嘟着嘴。爷爷、奶奶问她有什么事,她眼泪哗哗地直流,啥也不说,怎么哄也不管用。直到爸爸晚上回家,她才说出爸爸今天打了她。
爸爸一进屋连忙把颖颖抱了起来,哪知颖颖抽泣得更厉害。爸爸拿着颖颖的手对着爸爸的脸打了几下,边打边说:“爸爸打你不对,爸爸给你承认错误。”折腾了一阵,颖颖的小手也打痛了,爸爸的脸也打红了,颖颖也停止了抽泣,反过来用她的小手抚摸爸爸的脸。这时,爸爸拿出一个纸包,打开一看,还是那个沾满泥水的馒头。爸爸低声地跟颖颖说:“你看多好的馒头,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地劳作一年,工人叔叔把麦子磨成白面,做成馒头,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啊!你还记得那首诗吗——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
听着爸爸的话,颖颖低下了头……拿着那个沾满泥水的馒头不知所措。爸爸打圆场:“来吧,把这个馒头包好,明天带到姥姥家喂鸡吧。”
从那以后,颖颖再也不挑食、再也不敢浪费粮食了。后来,无论在大学、在国外,虽然家境并不差,她都是同学中最节俭的。
吴惟为 (一条棉背心)
那天接儿子回家后,妻子按惯例掏那小书包,看看有没有脏衣服,谁料却掏出了一件灰黑色的夹棉背心。她觉得奇怪,忙将正在看书的儿子叫来:“为什么有件衣服在你书包?”
儿子看了看,漫不经心地说:“我找不到自己的衣服,随手就拿回了这一件。”
“什么?随手拿?那是偷!”脾气急躁的妻子喊起来。她喝令儿子:“去,给我拿藤条来!”
我们通常都是用这种“藤条恐吓法”对儿子进行恫吓惩戒的:
把藤条打在地面或凳腿,暗示他若这藤条落在身上,那可是疼得不得了的。我们觉得这种心理暗示挺“人性化”并且比较有效,既避免了儿子皮肉“百炼成钢”后打也白打的无奈,又避免了我们“虐待儿童”的嫌疑;儿子由于惧怕藤条落在身上也变得乖巧听话。
儿子果然把藤条拿来了。他妈妈把藤条一挥,“啪”的一下打在了桌面。儿子随之缩了缩身子。
我按住了妻子再度举起的手:“让他自己说说怎么回事。”
儿子偷偷地瞟了我们一眼,心虚地说:“下午天热,老师让我脱了那件背心。刚才走的时候,我找了很久都没找到。见到这件衣服,我想反正拿回一件就是了。”
我说:“你妈妈刚才说得对,不是自己的东西随手去拿,那就是偷。你知道吗?偷东西是很不老实的行为,那是坏人才做的事。做了坏人就要被警察叔叔抓去坐牢的啊!”
儿子点点头说:“我知道!我知错了!我明天就把衣服拿回去,以后不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。”
几天后,儿子对我说:“爸爸,妈妈叫我告诉老师,请小朋友回家看看有没有拿错了我的衣服。老师说了,但现在还没有小朋友拿回来。如果是小朋友拿了我的衣服不还,算不算偷?”
我差点无言以对。我清楚地知道,儿子遇到了一个贪心的小朋友,那个小朋友的父母肯定也不老实。儿子或许再也找不到他心爱的小背心了,我们老老实实地令他吃了一次亏。
我安慰儿子:“小朋友不会不还你的,兴许他(她)们回家后只顾玩,忘了去找,又或许是你自己真的弄丢了。”
再以后,儿子没提小背心了,只是每天如常地求学上进。
三 惩罚孩子的误区
★ 胡箩卜加大棒要不得
有的父母心疼孩子,每次罚完又来补偿,或者爸爸刚扮完白脸妈妈又来扮红脸。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。实践证明:惩罚——奖励——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差,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系起来。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。
胡箩卜加大棒要不得
★ 积极行为不要做惩罚手段
将积极的事情与惩罚的痛苦联结在一起,会让孩子逐渐对事情产生厌恶情绪,如孩子犯错了,罚他背会3首诗,这样会让他在头脑中将背诵诗歌与不情愿的感受联结起来。常用此方式会让孩子对背诗产生反感。
★ 警惕心灵惩罚
任何形式的惩罚都必须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前提,丧失了这一点,惩罚就会失去教育意义,并会派生出一系列更为严重的负性影响。
更不要给孩子贴上“灰色”标签。有些父母面对孩子的过错或失败,情绪激动,言语刻薄,如“笨死了” “真没出息”等等。这种“软暴力”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。
更要慎对孩子说“不要你了!”甚至有的家长还故意藏起来,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不当行为后,家长才会出现在他面前。您可知道,这个招数是有“毒”的。当然父母并不是真的要抛弃孩子,只是想通过骗孩子来达到让他听话的目的。但是,对于不懂事的孩子来说,还不能区分家长的表面行为与真实意图。因此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真的不要自己了,感觉保护自己的人没有了,这将破坏孩子的安全感,也对其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。
国外家长怎么惩罚孩子
美国:“计时隔离”惩罚孩子
在美国的家庭及幼儿园中,父母和老师常用 “计时隔离”的方式来惩罚一时不守规矩的孩子。比如当孩子在家不听话,父母就会将其抱进自己的卧室,让其独处3分钟。3分钟后,父母会准时把他抱出来,并借机对其进行说服教育,督促其改正缺点。
美国法律规定,小孩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和保护,孩子很少有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的情感体验。因此,一旦被隔离而受到“冷落”,必然会从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。孩子一般都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意识,把孩子从群体中隔离开来,会使他们感到自己被区别对待了,从而产生一种“不平等”的感觉。因此,“计时隔离”既可缓解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紧张气氛,又能使孩子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。无论在家中,还是在幼儿园,这种教育方法都很有效。
新西兰:一般都采取“冷处理”
在新西兰,打孩子是一种违法行为,因此,父母一般都不会体罚孩子。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闹腾,只要不影响到别人,家长一般都会采取冷处理的方式,比如随他闹去。如果影响到别人,家长就会将孩子抱走,放到一个比较开阔而安静的地方,让孩子继续闹直至闹够。
父母们认为,孩子闹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达到他的某些目的。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闹腾没有效果,自然就会选择放弃。新西兰父母主张把孩子当成人看,从孩子小时候起就教其学会承担责任、学着约束自己。
日本:公开场合犯错回家以后惩罚
对日本家庭来说,父亲是绝对的权威。正是因为习惯了服从,所以日本人才成为最守纪律的民族。如果孩子犯了错误,日本父母会采取各种措施惩罚孩子,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计划,甚至让孩子饿上一顿。 不过,如果孩子在公共场所犯错,父母一般不会当众处罚孩子。大多数日本父母认为,在公共场所处罚孩子是不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,而且也会损害孩子的自尊。因此,他们会在回家之后再对孩子的表现进行点评或者惩罚。